即日起加入粉絲團即可獲得$200購物折價券!改變您的消費習慣,就能輕鬆救地球!超級好康,趕快加入!(新加入粉絲的朋友們,還請記得在塗鴉牆留下大名,好方便我們寄送折價卷喔!)

目前分類:樂活新聞剪報 (1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環保意識抬頭,神明也加入節能減碳行列。從北到南,各大寺廟都開始減少廟內香爐,過去每爐三炷香、如今改插一炷;供奉關聖帝君的台中市靈聖宮最近擲筊請示神明,決定將香爐從八爐減為三爐。常到台中南屯萬和宮拜拜的張阿嬤說,「一爐一香,媽祖慈悲也會感受人類愛護環境的善心」。

靈聖宮董事長劉亞生表示,原本廟裡有八個香爐,信徒絡繹不絕,每天要燒掉十多公斤的香。最近台中市環保局推動拜拜減少插香和燒金紙,建議廟方將香爐由八個減為三個。

信徒不敢造次,慎重其事向主神關聖帝君擲筊請示,結果連續出現三個象徵同意的聖筊。靈聖宮特別舉辦封爐儀式,現在廟裡只保留玉皇大帝、關聖帝君及軍營兵將三個香爐。信徒拜拜後燒的金紙更減量一半以上,集中到環保金爐燒化。

環保局長劉邦裕表示,全市已有十座環保廟宇響應節能減碳,不但減爐連紙錢也減量,使用環保金爐又配合一爐一炷香的廟宇達五十多家,估計每年減少焚香量約一萬五千餘公斤。

台北市龍山寺副董事長黃書瑋表示,十幾年前就開始推動香枝、紙錢減量,民國八十九年將金爐「封爐」,今年三、四月已拆除。早期廟裡有十一個香爐,信眾每一爐放三枝香;現已改成七個爐,每處一枝香。董事會計畫還要減少香爐數量。

身兼台北天后宮副主委的黃書瑋說,廿二日廟方開會決議,要將目前十個香爐減少至六個,響應節能減碳政策。

北市行天宮執事李楚華說,建廟初期就沒有設置金爐,香爐也從四個減少為二個。近年更提倡「減量用香」,信徒參拜,工作人員分發每人二支香,一支拜天公、另一支拜恩主公。行天宮鼓勵用「心香」敬神,個人的德性、心意最重要。

新北市中和區烘爐地的南山福德宮有一座高一○二台尺的福德正神像,堪稱大台北地區「最高」神像,也成為中和市民的精神指標,入夜後人氣不遜白晝。南山福德宮為響應環保,早已禁止焚燒金紙,連「大炷香」也禁止,民眾以鮮花、水果等供品祭拜。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寺廟減香減爐-神明聖筊贊成-213000031.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社大海灘廢棄物監測社持續在台南海岸淨灘,今年進入第八年,海廢社統計歷年來的淨灘垃圾,發現塑膠袋年年增加,今年已擠下保麗龍,成為海灘數量最多的垃圾。

昨天下午,社大海廢社前往南區四鯤鯓海灘淨灘,獲得大專院校及年輕學子的熱情響應,近三百人加入淨灘行列,多數都是首次參加,讓默默守護環境的海廢社志工感到很窩心。其中,中華醫事科大護理系二技、四技新生共六班兩百多人,由系主任李碧娥及老師黃煥彰率隊參加,幾位老師也加入與學生一起撿垃圾。

另外,明德及大成國中師生也來參加,還有二、三十名網友透過臉書揪團當一日環境志工,只花了兩、三個小時就撿拾了約一百廿袋垃圾,數量驚人。

海廢社發起人之一晁瑞光表示,這幾年塑膠袋垃圾越來越多,今年約有五分之三的月份高居第一。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塑膠袋激增-台南社大淨灘提呼籲-202902445.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發現,全球暖化恐怕會加劇降雨程度!科學家利用電腦模組運算與觀察結果發現,溫度每上升攝氏一度,熱帶地區極端降雨程度就會提高一成,屆時低窪地區或是人口地區都可能面臨洪水危機。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者指出,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進入大氣後,使得溫度提高,結果造成水蒸氣量增加,等到暴雨型態形成後,大氣中提高的濕度就造成更大的降雨量。另外,為了能更瞭解全球暖化影響熱帶地區降雨,研究者分析過去20年赤道附近極端降雨衛星資料,研究者歐格曼表示,觀察結果發現每年雨量都有變化,在過去20年的整體雨量都有增加。

另外,他也發現全球暖化每增加攝氏一度,熱帶地區的極端降雨程度相較其他地區就會加劇一成;因此,熱帶地區降雨對於全球暖化特別敏感。

雖然研究者認為,目前觀察的時間長度仍不足獲得趨勢結果,歐格曼表示,「這次研究的地區包括了人口眾多但對氣候變遷較無能力處理的國家,降雨改變對當地是相當重要的。」

英國瑞丁大學副教授艾倫也表示,這次美國研究結果與過去科學家對於全球暖化影響降雨的結果一致,「氣候越溫暖,水氣就會增加,讓暴雨系統越有機會形成。」

艾倫提醒,透過電腦的預估發現,雖然某些地區降雨量增加,但是雨量不足的地區依舊雨量不足,因此政府單位應該及早制定應變計畫,不只包含對付大洪水,也應該包含雨量越來越少帶來的問題。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研究-溫升-度-熱帶雨量增-成-050700228.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孩飲食最好不要太鹹。美國最新研究警告,小孩東西吃太鹹,可能造成血壓上升,尤其是過重的小孩,血壓上升幅度更大。

美國疾病管制局研究團隊指出,鈉鹽攝取量與血壓收縮壓息息相關,吃越多鈉鹽,血壓收縮壓往往越高,可能增加兒童、青少年高血壓風險,特別是過重、肥胖的兒童、青少年,更容易因吃太鹹而出現高血壓問題。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兒科」醫學期刊。

研究人員使用二○○三年到二○○八年資料,共有六千兩百多名兒童、青少年參與研究,年齡介於八到十八歲。

在研究剛開始時,所有兒童都要報告他們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吃了哪些東西,然肉第二天再進行電話訪問。

研究結果發現,兒童、青少年每天平均攝取近三千四百毫克鈉鹽,年齡越大,攝取量越高,男性攝取量又比女性來得高。研究中,過重、肥胖者比率占百分之三十七。

研究顯示,吃最多鈉鹽的兒童、青少年較容易血壓飆升,其出現血壓上升的機率增加一倍左右。而過重、肥胖的兒童、青少年如果又吃過多鈉鹽,出現準高血壓、高血壓的機率為同齡者的三點五倍。

美國匹茲堡兒童醫院小兒腎臟科主任麥可‧墨里茲表示,很有趣的地方在於,鈉鹽攝取量對體重正常的孩子影響不大,倒是過重、肥胖的小孩所受到的衝擊比較大。可能是因為體重過重的人較容易出現高血壓,鈉鹽攝取也會增加高血壓風險。

醫師指出,無論是成人、小孩,長期食用過多鈉鹽對健康都不是好事情,建議父母要多注意小孩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量,平常可吃些蔬菜、水果、全榖類等天然食物,盡量少吃加工食品,有些麵包含有不少鹽分,也不宜吃太多。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小孩吃太鹹-也會高血壓-160108357.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航運石化黑爪 恐促北極海冰融
  • 航運石化黑爪 恐促北極海冰融

(路透奧斯陸18日電)國際專家表示,航運和石油及天然氣產業在北極地區形成的局部污染,恐進一步加速海冰融化。全球暖化造成的冰融,讓航運和石油及天然氣產業得以在這個地區擴大發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表示,目前迫切需要評估煤煙,也就是「黑碳」等局部污染源對北極區構成的風險。煤煙讓海冰變黑,使得海冰吸收更多太陽熱能、加速融化。

殼牌(Shell)、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或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等企業紛紛表示,他們採用的是現有最環保的技術。不過,北極海就算只有少量污染物,它們被排入海冰附近、未被風吹散的情況,對環境造成的風險一直沒獲得充分評估。

總部設於肯亞奈洛比的UNEP發言人納透(NickNuttall)表示:「很多疑慮迫切需要評估。」他指的是在北極區燃燒天然氣或船隻燃料等問題。

他說:「其中存在無情的諷刺,也就是隨著海冰融化…人類得以取得更多自然資源,但這反而助長融化情況。」北極區有大量煤煙來自更遙遠的源頭,例如森林火災或工業。

自1970年代有衛星記錄以來,北極海海冰今夏萎縮程度最嚴重,打破2007年的最小面積紀錄。

屬於北極會議(Arctic Council)一部分的北極監測與評估規劃署(Arctic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Programme, AMAP)主管瑞爾森(Lars-Otto Reiersen)說:「我們正努力針對黑碳在北極地區形成的風險,取得更完整的文檔。」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航運石化黑爪-恐促北極海冰融-021300337.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能減碳對抗全球暖化,近年出現「食物里程(Food Mile)」的觀念,減少運輸儘量使用在地食材。清大清華學院執行長王俊秀、荒野保護協會等團體發起的竹蜻蜓綠市集,就是要透過合資種稻,縮短「食物里程」,為飲食節能盡一份力。

食物里程是指從農場到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里程高,代表食物經過漫長的運送過程,產生更多二氧化碳,成為地球暖化的幫兇!

對應之道是,盡量減少購買冷藏空運的蔬果與肉類,多吃「當季」和「當地」生產的食物。

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發起南埔友善農田,即是間接以綠色環保的概念,將生產地至使用地的距離減至零。

根據環保署綠色生活網,泰國米到台灣的食物里程二千四百公里,如果能縮短到○,即可落實飲食節能。竹蜻蜓市集辦到了,初步努力結果是十八公里。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小檔案-愛地球-食物里程-愈短愈好-213000076.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已成為各國不容忽視的議題。NASA公佈從1884年到2011年間,各年的全球氣溫變化。在26秒內,即可看出世界地圖由藍變紅的過程!

這些照片說明全球氣溫從70年代的高峰降下後,又如何在近年再創高峰,而氣溫上升的原因,自然是溫室氣體。

NASA的哥達思空間研究所(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GISS)長期觀測地球氣溫變化,他們製作了這一段影片,以說明全球氣溫變化。GISS總監James Hansen表示,「大家都知道,地球吸收了大量我們排放的能源,因此我們得到的便是高氣溫。雖然反聖嬰現象(La Nina)會帶來氣溫驟降,2011年仍是歷史記錄以來,『氣溫最高的一年』榜首。」

21世紀的前11年有相當值得注意的極高平均溫度,2011年的平均溫度比前一年高了0.12℃,而成為21世紀以來平均溫度最高的一年。

因此,在這段影片中,GISS以1880至2011年的年均溫變化圖為主,讓網友看到127年來,全球年均溫的變化。黃色至紅色的範圍明顯高過1951至1980年間的溫度變化,而藍色範圍則是愈來愈少,這現象在北半球尤其明顯。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26秒看完127年全球氣溫變化-北半球增溫最快-102545355.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日內瓦14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今天表示,南極上方的臭氧層破洞今年預料會比去年小,證明近25年前簽訂的協議發揮功效,避免1場環境浩劫。不過聯合國警告,這層地球防護罩依舊脆弱。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大氣環境研究高級科學官員布拉森(Gael Braathen)在日內瓦告訴記者:「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避免1場大規模環境浩劫。」

國際社會1987年9月16日簽署「蒙特婁議定書」,以因應日益擴大的臭氧層破洞。臭氧層破洞導致有害的紫外線穿透地球,傷及植被,也升高人類罹患皮膚癌和白內障風險。

布拉森表示,儘管臭氧層破壞自此趨緩,還要非常長的時間才能修復。

世界氣象組織聲明表示:「從今年的溫度情況與極區平流層雲(PSC)範圍顯示,臭氧層破洞比2011年小,但可能比2010年要大。」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南極上方的臭氧層破洞目前測量為1900萬平方公里,估計今年會小於2006年紀錄。臭氧洞每年在9月底與10月初間最大。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禁用的氟氯碳化合物(CFCs)在大氣層的生命期很長,要等它們的濃度減至1980年前的水平,可能得花上數十年。CFCs曾用於冰箱與噴霧罐。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數據,破壞臭氧層的氣體量在2000年達到最高,如今每年以約1%的速率減少。1010915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E8%87%AD%E6%B0%A7%E5%B1%A4%E7%A0%B4%E6%B4%9E%E8%AE%8A%E5%B0%8F-%E5%9C%8B%E9%9A%9B%E5%8D%94%E8%AD%B0%E6%9C%89%E6%88%90-052615009.html?_esi=1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天為國際淨灘日,荒野保護協會等民間團體昨天公布2005到2011年台灣國際淨灘行動報告,連續5年9月至10月間,淨灘活動所撿拾到的塑膠瓶堆疊高度達4281公尺,相當於8.4座台北101大樓高度,呼籲國人不要任意丟棄垃圾,污染台灣海洋。

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林金保表示,淨灘發現塑膠製品占所有廢棄物的78.53%,必須從源頭減少塑膠製品使用,才能保護海洋。

海洋科技博物館陳麗淑博士表示,今年3月台灣東北角遭受寒害,除造成當地魚類死亡之外,也帶來韓國與中國大陸的海漂垃圾,顯示海洋廢棄物問題是無國界的。(記者劉力仁)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5%E5%B9%B4%E6%B7%A8%E7%81%98%E6%92%BF%E6%8B%BE%E5%A1%91%E8%86%A0%E7%93%B6-%E7%B4%84%E5%A0%86%E7%96%8A8-4%E5%BA%A7%E5%8F%B0%E5%8C%97101-202412817.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13日電)荒野保護協會今天說,離台灣5000公里外的中途島,每年約有20萬隻信天翁幼鳥因食用塑膠而死亡,塑膠垃圾恐是凶手之一。

每年9月15日是國際淨灘日,全球有152個國家與地區在淨灘日這天,共同進行淨灘守護海洋。

荒野保護協會今天指出,據調查顯示,在中途島死亡的信天翁幼鳥,多因為食用塑膠垃圾致死,死亡數量相當於台灣1年新生兒,且從這些幼鳥的屍體中發現,僅需20公克的海洋廢棄物就會致命。

荒野保護協會說,鹿兒島大學教授藤枝繁的「中途島海廢打火機研究計畫」,調查1400隻因食用海洋廢棄物打火機而死亡的信天翁屍體。報告顯示,48%海廢打火機來自於日本,其次有14%是從台灣乘著洋流漂到中途島。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也說,不只是信天翁,其實有很多證據顯示,非常多海洋生物如魚類、海豚、海龜,就是因為吃進海洋廢棄物的塑膠垃圾而死亡。

荒野保護協會表示,從這份研究顯示,台灣除面臨塑膠垃圾的威脅,更直接危害太平洋上的生物。呼籲民眾從日常生活做起,盡量從源頭減量,避免使用一次用塑膠用品。

荒野保護協會於9月15日起,將舉辦25場淨灘行動。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林金保說明,今年將邀集來自45個企業與團體的7000名志工,一同清理60公里海岸線,也歡迎民眾一起加入淨灘行列。(活動網址:http://icc2012.sow.org.tw)1010913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海上垃圾多-20萬鳥吃塑膠亡-031213191.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量砍伐森林 將使雨量減少放大顯示
  • 過量砍伐森林 將使雨量減少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綜合報導】砍伐熱帶林,將會導致雨量減少!英國科學家發現,如果亞馬遜流域的雨林仍照著現今的速率砍伐,至2050年為止,該地區的雨量將減少21%。研究人員表示,森林不但影響雨量,還會間接影響人類農作狀況;砍伐雨林使得許多地方出現大規模旱災,農民已漸漸無法自給自足。

針對植被是否會影響降雨量,科學家已爭論數百年,大部分人都認為,植物藉由蒸發,釋放水氣至空氣裡;但森林究竟能製造多少雨量,目前仍沒有明確的觀測證據。英國利茲大學結合美國太空總署最新的衛星觀測,並預測大氣風場模式,研究地球熱帶雨林對雨量的影響。

這篇刊登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中指出,如果現今砍伐亞馬遜流域熱帶雨林的速率不變,將大大影響部分地區的降雨狀況。研究人員預估,至2050年為止,該流域的乾季將減少21%的降雨量,溼季則減少12%。科學家分析,只要空氣吹拂過覆滿植被的地區,即可生成2倍的雨量,而有時候森林所產生的雨量可使幾千公里外的荒地降下甘霖。

利茲大學教授多明尼克指出,剛果和亞馬遜森林維持周邊地區的降雨量,是當地人賴以維生的重要自然資產;如今人們大量砍伐該地區的林木,也嚴重威脅當地人的生計。

另一名研究人員阿爾諾教授表示,該研究結果可予執政者以警戒,考慮到對環境的影響,如果過度開發熱帶雨林區,涵括的影響範圍可不只該地區,遙遠一如歐洲大陸,也可能受到影響。

此外,巴西政府發覺森林對南部地區的農地有著顯著影響,近期已開始減少砍伐森林;剛果政府也為了維繫南非的旱作農業,開始保育雨林地帶。科學家指出,砍伐雨林使得當地出現大規模旱災,農民已漸漸無法自給自足。

雨林曾經覆蓋地球14%的地區,如今只剩下6%,且還以每秒1畝半的面積快速消失。根據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專家估計,地球一年即滅絕5萬種物種;另外,5百萬年前,亞馬遜流域約有1千萬名印地安人,如今卻不到20萬。

圖片說明:by CIFOR in flickr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過量砍伐森林-將使雨量減少-093400265.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部《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顯示,台灣265種原生淡水魚,有將近1/5,因為外來種放流、湖泊與水塘面積減少、河川水泥化等因素,棲地受到破壞而無處可去,生存處境危急。保育主管機關林務局直言,台灣淡水魚處境應優先關注。

由林務局委託,歷經5年、投入40多位學者合力研究所完成的《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是一部關於台灣原生淡水魚危機警示的研究報告。報告中列出52種台灣原生淡水魚類(含10種保育類淡水魚)受危資料,其中以大麟梅氏鯿、菊池氏細鯽、黃鰭石鮒、尾鱗微笑鰕虎等情況最危急。

研究團隊成員、清大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教授曾晴賢指出,台灣原生淡水魚物種分布狹隘,只在少數溪流和河流,而湖泊以及野塘遭到填補,河流水泥化、溝渠化以及外來種威脅都使得原生淡水魚生存不易。不少社區護魚成功案例

只要有心,讓保育本土種成為共識,成功復育並非不可能。台灣曾有幾個成功復育原生淡水魚的案例,在7日的《紅皮書》發表會上,曾晴賢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台灣鮭)為例,經過多年復育,已達環境承載量,這在國內實屬不易。再加上棲地復育,即使面對極端氣候衝擊,棲地受到的衝擊以及恢復的情況都遠比其他地區好。

此外,苗栗縣銅鑼鄉公所近幾年來舉辦魚選美賽,結合環保概念,鄉民只要拿20顆廢電池就可以換得2隻蓋斑鬥魚回家養殖。蓋斑鬥魚吃孑孓,可杜絕病蚊媒,為鄉居民眾所愛。銅鑼鄉公所承辦人員表示,公所本土種鬥魚的復育池,已經培育數萬隻蓋斑鬥魚,供活動時民眾換取。銅鑼鄉今年的魚選美賽將於15日登場。

保育和永續利用是可以鏈結的。曾晴賢舉那瑪夏鄉復育楠梓仙溪、嘉義縣的達娜伊谷封溪護魚為例,社區自主護溪使得溪流充滿魚群,又以垂釣證,限定捕魚方式,不但避免魚群大量流失,還能達到永續利用的目的。只是,八八風災重創楠梓仙溪,目前仍處於封溪護魚中。

林務局也舉例,國人保育意識升高,配合保育策略,如劃設保護區、公告封溪護魚、重視生態工程及人工復育等策略執行,有效降低部分魚種生存壓力,原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如高身鏟頷魚、鱸鰻及台灣鬥魚等現生族群明顯恢復生機,於2009年將其移除於保育類名錄外。

不過,列入紅皮書的淡水魚類,除了野外觀賞,曾晴賢不建議任何形式的利用;社區若想進一步了解保育與永續利用之關係,則建議應尋求專家協助評估。紅皮書與保育名錄考量不同

至於52種不同等級受危的淡水魚是否都列入保育名錄,林務局表示,保育類名單和紅皮書是不同概念,紅皮書關注族群數量以及棲地狀況,保育名錄則考量多項因素,以計分的方式與所有物種做評比,考慮因素和紅皮書不盡然相符,紅皮書上有些魚種族群數量稀少並非外在環境所造成,不一定需列入保育名單。管立豪表示,最近正在進行的保育類名單修訂,這項資料將為重要參考。

林務局強調,除委託專業團隊研究調查外,林務局轄屬8個林區管理處持續投入森林溪流魚類調查工作,協助拼湊出整張台灣淡水魚資源輪廓,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辦理封溪護魚工作,及水梯田復育與鼓勵生態休耕、劃設魚類保護區等工作。

台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至少可達58科265種原生淡水魚類,其中65種為純淡水魚(初級淡水魚,一生只能在鹽度小於千分之5的淡水裡存活)類、200種河口或洄游魚類,種類歧異度最大類群則為鰕虎科;其中37種台灣特有種魚類,又以鯉科17種最多,其次為鰕虎科。淡水魚分類研究再接再厲

另外,紅皮書列出37種台灣特有魚種,包括研究團隊在調查期間正式發表的4種台灣特有的新種:巴氏銀鮈、高屏馬口鱲、屏東縱紋鱲及沈氏間爬岩鰍。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表示,台灣河川大多為東西向,鰕虎科東、西部基因表現不同,尚未調查完成;鯝魚也隨著棲地有不同表現,都需要持續投入研究,這部紅皮書幾乎可說只是起步。  

紅皮書兩難處境

該不該提物種紅皮書?不少學者存有疑慮,原因是過去有一些不肖業者,以紅皮書所列瀕危等級作為買賣炒作依據,越瀕危意味著越珍稀,因為能賣得好價格反而捕 捉得更兇,消失的更快速。其次,棲地私人土地的地主擔心因為這些珍稀物種存在被劃設為保護區,而已激烈手段消滅這些個體或填平棲地也時有所聞。

這使得紅皮書的出版面臨兩難處境,紅皮書的出版是為了推動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工作,關鍵在於民眾保育觀念的提升,原生淡水魚為全民資產,留在野外是最好的方式,不容商業炒作。也期待保護區概念的提升,讓只存在台灣的特有物種,透過公家或私人治理,一起守護。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首部-台灣淡水魚紅皮書-問世-1-5生存受威脅-011303572.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綜合報導】垃圾變黃金的傳奇再傳一樁!「美國之音」報導,菲律賓堆積成山的垃圾將變成價值不菲的能源材料。預計用這些垃圾來發電,將可產生兩兆瓦特的電力供家庭和企業使用。亞洲開發銀行表示,如果運作順利,其他國家也許也會引以為效尤。

菲律賓的垃圾處理問題素來惡名昭彰,且已造成嚴重的環保問題。亞洲開發銀行與寶僑考慮聯袂建造「垃圾能源廠」。該銀行已通過38.5萬美元的技術援助計畫,計畫協助垃圾發電廠,可以供應約2兆瓦特的家用和商業用電,預計2016年開始營運。

亞洲開發銀行表示,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每天生成6700噸的固體廢物,但只有720噸被妥善回收,或被製為堆肥,其餘的都被公開焚燒或四處棄置,造成空氣、土壤和水汙染。

由於暴雨肆虐,位於馬尼拉市北部的奎松市曾於2007年7月發生民眾遭垃圾活埋事件。當時一座由垃圾堆成的15公尺高牆因受不了大雨,應聲崩塌,數百人遭到活埋,這只是冰山一角,近幾年也發生過幾次類似的案例。

亞洲開發銀行的投資專家表示,如何妥善處理都市中的固體廢物,總受到社會的關注。他說,如果菲律賓的垃圾能源廠運作順利,其他國家也許也會引以為效尤,相繼嘗試開發的可能性。

不過,也有一些人擔心,如果藉由大量燃燒垃圾來供電,是否會釋放出有毒氣體。他們也提到,雖然垃圾能源廠將垃圾運用回收到最大值,並將浪費降到最低,但光是可能造成毒氣,就已足夠嚇跑民眾了。

對此,寶僑企業表示,這只是長期目標的一部分,他們的長期目標在於達成消費者和製造零污染。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化腐朽為神奇-菲律賓垃圾成電力-105100583.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關內容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綜合報導】過去專家總認為人類開發環境是造成物種減少的原因,但英國科學家最近提出警告說,氣候暖化速度增快也是令物種快速滅跡的主因之一。對此,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表示,物種減少原因複雜,但人為汙染、垃圾和人口爆炸更是主因,民眾須時刻心繫環境保育,才能防止物種繼續消失。

當我們提到「滅絕」一詞,可能只會聯想到遠古時代的恐龍,但殘忍的事實卻是,在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上,許多物種正瀕臨滅絕。科學家常提出警告,人類為了擴張發展領域,已經嚴重壓迫動物的棲息地;光是熱帶雨林地區,每年就有高達2萬7千類物種從地球上消失。

不過,英國約克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和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5.4億年前的化石和地質紀錄進行分析後指出,氣候暖化速度增加也是使物種快速滅跡的主因之一。他們進一步說明,長期來說,雖然氣溫緩步上升的確有助於增加生物多樣性,但快速的全球暖化卻僅會造成反效果。

過去的生態研究即發現,越往溫暖的地方,例如:赤道地區,物種豐富度越高。英國利茲大學生物科學院教授班頓表示,如果氣溫是在數百萬年內逐步暖化,可能增加生物的多樣性;但如今暖化的速度過快,只會連帶加快物種滅絕的速度。此項研究結果刊登於最新期的《國家科學院學報》。

除了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為了因應氣候變遷,生物也會想辦法「自力救濟」。先前就有科學家發現,英國當地約有250個物種的棲息地出現北遷的趨勢,包括鳥類和蝴蝶等生物原本都往南過冬,但現在卻選擇向北搬家。

此外,澳洲科學家最近也證實,南半球海域裡的熱帶魚正大量往南方遷徙,且溫帶海域的物種數量正急遽銳減。更糟糕的是,氣溫的改變也使得部分物種行為出現變化,例如:海蛇的數量越來越少、海龜因海溫增加而改變繁殖習慣,以及海鳥和海洋哺乳類動物的進食和交配方式日趨改變。

「物種變少原因複雜,暖化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表示,雖然全球許多科學家一直疾呼氣候暖化對生物物種造成很大影響,但人為汙染、垃圾和人口爆炸才更是主要的原因。他說,民眾生活時必須時時刻刻心繫環境保育,才有可能力挽狂瀾,阻止物種繼續減少。

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近日受訪時則指出,這些新釋出的研究都只是在在證實了氣候變遷對地球的影響層面愈發擴大,影響範圍遠超過人類的想像,包括降雨強度、形式和區域,還影響生物的棲息方式。他強調,人類如果再不思考因應方式,被剝奪生活環境也只是遲早的事。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暖化惹禍-每年2萬7千物種消失-093700432.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握機會愛地球 40小時成英雄放大顯示
  • 把握機會愛地球 40小時成英雄

本報2012年9月3日台北訊,林子晴報導

台灣天柏嵐(Timberland)對會員志工廣下「英雄帖」,鼓勵會員完成累積40小時的志工服務,就可換到六吋靴一雙;但對許多志工來說,他們雖達成英雄帖目標,但靴子已不是重點,親近大自然後,才知道保護環境是刻不容緩的。8月31日,許多志工參與了陽明山二子坪生態工作假期活動,他們表示,未來仍會把握機會踏出戶外,持續參與生態維護的志願工作。

台灣天柏嵐從2005年開始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作,辦理工作假期,讓員工可以走出戶外,親近自然並參與志工服務的活動。今年該公司更開放讓會員一同參加志工服務,並以累積時數換靴子作為號召,吸引更多人走出戶外。台灣天柏嵐公司總經理吳美君表示,原本很擔心做這樣的號召會不會害公司破產,但藉此可讓更多人能實際參與愛護地球,以時數造英雄,這樣的號召是值得的。

31日的活動中,志工集結到陽明山二子坪,要移除外來種「銅錢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介紹,銅錢草除了平地上看到圓圓的葉子之外,地下還有盤根錯節的地下走莖,大家在移除時要細心的慢慢挖,才能把這頑強的外來種移除。

分佈在池邊的志工們細心挖掘,第一次參加活動的會員志工林鴻燁表示,每次報名都額滿,今天終於可以來為環境作點事,沒想到這些外來種這麼難對付。要維護好環境很難,但破壞卻非常容易,大家都盡微薄的力量,讓這環境可以永續下去。已參加過三次工作假期的會員志工簡書民說到,剛開始都是為了鞋子而來,但親身來體驗才知道大自然被破壞得如此嚴重,心態也轉變了,能為環境付出是更重要的。

參加完本次活動就達到40小時的會員志工許豪仁,從三月的地球日宣傳攤位開始參與,慢慢累積,之後也參與七股潟湖護沙行動,也去了貢寮沙灘撿垃圾,他表示,雖然這次結束就可以換到靴子,但行動並不會因此結束,他也報名了下個月的志工活動,繼續為這塊土地盡份心力。

講師們也帶著志工導覽二子坪的環境,志工發現有棵樹上全都是毛毛蟲,經講師介紹志工不再害怕,志工曾淑敏逗趣的說,以後我會正眼看著這些毛毛蟲的!吳美君表示,雖然不敢太靠近這些小生物,但她拍照並分享到Facebook上,讓更多人來了解牠們,這是她可以盡的小小力量。

本次共移除58公斤的銅錢草,並交由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焚燒銷毀。兩個小時的移除過程中,有志工細心挖掘,挖出了120公分的地下走莖,讓人驚呼銅錢草的擴散力是不容小覷的。有些志工提到這次是在池畔拔銅錢草,看到水中也有水蘊草及福壽螺,讓志工們更期待下次工作假期的到來,可以來到水中清除不一樣的外來種,有著不一樣的體驗也可以繼續守護環境。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把握機會愛地球-40小時成黃靴英雄-023747816.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次有研究指出,喝酒可能致癌!美國研究者發現,酒精在體內分解後會產生一種化學物質,損害DNA,進而導致癌症。研究者指出,人體內有一種自然機制,可將此致癌物質轉化成無毒物,但亞洲人體內比較缺乏這種機制,所以飲酒致癌的風險較高。

領導本研究的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教授寶菠(Silvia Balbo)指出,酒精在人體內分解後會產生乙醛,它類似致癌物甲醛。研究者在實驗後發現,乙醛會造成DNA受損,導致染色體異常,並成為致癌物。

科學家指出,人體具備非常有效的自然機制,可以修復DNA的損害,因此多數人不會因為在社交場合飲酒而引發癌症。寶菠教授指出,多數人體內有一種稱為「酒精去氫酶」的酵素,可以快速地將乙醛轉換為無害物質醋酸鹽。

但寶伯教授指出,30%的華人體內有一種不同的酵素,無法將酒精轉化為無害物質醋酸鹽,這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發生的機率。美國研究者指出,美國印第安人及阿拉斯加州人體內就缺少酒精去氫酶酵素。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喝酒可能致癌-華人風險最高-103000251.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資源缺乏影響糧食生產 需積極作為來餵飽2050年的90億人口 本報2012年8月19日綜合外電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世界頂尖的水科學家針對全球糧食供應提出嚴重警告:接下來40年,全球人口可能要改變飲食習慣為幾近素食,才能避免災難性的食物短缺。

根據這些科學家們的研究,目前人類的20%蛋白質來源來自動物,但到了2050年這個比例需要調降到5%,好餵飽額外的20億人口。

由斯德哥爾摩國際水研究所(SIWI)研究人員Malik Falkenmark和其團隊所進行的報告指出,「如果我們依目前西方國家的飲食趨勢推估變化,到了2050年,將不會有足夠的水來灌溉農田,來餵飽90億人口。」

「如果人們改變飲食習慣,將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降至5%,水資源不足的地方透過可靠的食物貿易系統,水資源僅恰恰足夠。」

除了水資源將會限制糧食生產的可怕警告,與此同時樂施會及聯合國正準備在五年內面臨第二次全球糧食危機的可能性。從6月以來,由於在俄羅斯及美國的數個旱災、及亞洲地區季風雨不足的情況下,國際市場主要糧食作物如玉米及小麥上漲了接近50%。西非薩赫爾(Sahel)超過1800萬人已面臨嚴重的食物短缺。

樂施會預測糧價高峰將會嚴衝衝擊高度依賴食物進口的發展中國家,包括部分拉丁美洲、北非及中東。2008年的糧食短缺導致了28個國家社會動盪。

科學家表示,在越來越不穩定的氣候現象下,調整飲食習慣為素食是增加水資源產能的選項之一。動物性蛋白質來源食物比植物性食物消耗了5-10倍的水資源;全球有1/3適耕地目前用於種植動物飼料。其他餵飽人們的選項包括消除浪費食物及增加食物過剩及食物不足國家間的貿易。

他們表示,「儘管實際上平均每人食品生產量不斷提高,卻有9億人口處於飢荒、20億人面臨營養不良的狀態。即使可用水資源70%用於農業,為了2050年新增的20億人口種植更多的糧食仍會對水資源及土地施加更大的壓力。」

這份報告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辦的年度世界水資源會議中公布。本會議有來自120國的2500名政治家、聯合國機構、非政府組織及研究者與會,以解決全球水資源供給問題。

科學家表示,為了糧食生產及其他用途的水資源將強化基礎資源競爭壓力。「聯合國預測這個世紀中葉我們必須增加70%的食物生產。這會對我們已經面臨極大壓力的水資源施加更多的壓力,同時我們必須分配更多的水資源滿足全球能源供給-未來30年預期上漲60%,並增加新的供電給13億人。」

增長的暴飲暴食、營養不良和浪費等現象及提高食物產量的需求未來都將受限水資源短缺。

這份報告的編輯Anders Jägerskog表示:「未來我們將需要新的辦法來養活全世界。」

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中心(IWMI)提出另一份報告指出,諸如非洲撒哈拉以南(sub-Saharan Africa)、南亞等糧食供應不穩的地方,政府要保護數百萬農民最好辦法是幫助他們投資於小型抽水機和簡單的技術,而非開發昂貴的大型灌溉項目。

理事長Colin Chartres博士說:「我們一次又一次目睹全球的窮人的處境受我們脆弱的全球食物系統支配。這些人主要依賴農業為生並已遭逢水資源危機。發展中世界的農民越來越依賴及受益於在地、小規模的水資源解決方案。這些技術可以提高產量高達300%,提供次撒哈拉以南地區、南亞的家庭幾百億美元收入。」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缺水-人口暴增導致食物短缺-迫使全球轉為素食-015536598.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科學家指出,北冰洋上的冰塊面積在二十六日創下新低紀錄,成為長期氣候暖化的強烈信號,恐將導致兩極以外氣候更為極端,也顯示針對氣候變遷最糟糕情況的預測恐將成真。

根據設在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德分校的「美國國家雪冰資料中心」(NSIDC)與美國航太總署(NASA)數據,北冰洋上的冰塊面積,已縮小到四百零九萬平方公里,打破二○○七年的四百一十七萬平方公里紀錄;由於夏天還有數週才結束,北冰洋海冰面積在未來數週恐繼續縮小。

國家雪冰資料中心還說,北極夏日海冰面積縮減,「是長期氣候暖化的強而有力跡象」。與被冰雪覆蓋、海冰圍繞的南極大陸不同,北極區是一片幾乎被冰覆蓋的海洋,結冰鹽水的面積在冬季時通常會超過一千五百五十四萬平方公里,夏季時略微縮減,但在秋季又恢復。

北極海冰的面積通常在九月中旬最小,然後又重新結凍,但二十六日的北極海冰數據比○七年短少約七萬平方公里。國家雪冰資料中心首席科學家斯坎伯斯說,海冰融化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人為排放溫室氣體所導致的全球暖化,但也有自然因素,包括本月稍早一場造成大量冰融的風暴等。

但斯坎伯斯說,○七年以來北極夏冰大量流失,再加上冰層持續變薄與氣溫升高,這種形態的變化唯有氣候變遷才足以解釋。NASA科學家韋格納也說,這確實暗示「北極正在改變」。

北極海冰被視為攸關地球存續,因為它能反射來自太陽的熱量,協助地球降溫。北極區目前每年損失十五.五萬平方公里的冰塊,相當每兩年就減少美國一個州的面積。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北極海冰面積-歷史新低-203152826.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值富裕國家民眾整天憂慮要減肥之際,卻有數百萬非洲人被迫離開祖厝,尋覓糧食。更糟糕的是,國際氣候變遷研究小組預料,氣候變遷對非洲的衝擊將大過世界其他地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儘管最近在非洲幾個大沙漠發現有水蘊藏,令人興起非洲有救的盼望。但問題卻益加嚴峻。因非洲大部分地區貧窮落後,根本無法即刻獲得乾淨的飲水。

非洲從焦乾的沙漠到熱帶雨林(幾乎占全非洲40%面積)大都是貧困的鄉村,水荒使當地貧窮、飢餓和瘟疫的情況益加惡化。非洲每年約有75萬名五歲以下的幼兒因飲水骯髒而致死。

讓問題更雪上加霜的是,本世紀前廿五年的非洲人口料將明顯增加,使水需求隨之加重,進而導致地下水耗竭、先前經濟體系逐漸毀壞的危機。

非洲進步小組委員會提出處理水荒問題的若干優先要務,包括:嚴肅看待水資源,因為水是攸關健康、飢餓、能源和安全的挑戰,水不只是商品,更是所有生命之源。聯合國雖在2010年正式確認水是基本人權之一,但在運送淨水給所有需要者上面,聯合國所做的卻依舊是杯水車薪。骯髒的水不只殘害非洲兒童的性命,且降低兒童(尤其是女童)的就學率,導致政治不安定、生產力受限。由於缺乏安全的飲水和適當的衛生設施,非洲每年損失280億美元。歐洲各國19世紀時就知道,不投資淨水和衛生設施,終將使經濟一敗塗地。然而在非洲各都市的貧民窟,髒水和衛生不良依舊是疾病的根源。 水質不良也導致社會氣氛緊張。在奈及利亞首都拉哥斯或肯亞首都奈洛比貧民窟,貧窮家庭必須支付比富人多50倍的錢,才能獲得乾淨的水,富人家庭則有自來水設施。奈洛比甚至有灑水車在附近的高爾夫球場來來回回灑水。

隨著石油和糧食價格上揚,許多外國投資者視非洲尚未開墾的農地為高獲利的糧食和生質燃料產地。近年來,非洲若干重大的農耕地和水資源都被外來的投資者買走了。當地政府必須停止這種侵占土地的事,並將非洲的糧食安全當成國家的優先要務。2000年到2011年間,已有948筆非洲土地被賣,面積達1億2400百萬公頃,大於法國、德國和英國加總的面積。

但對非洲大多數社群來說,土地不只是經濟資產罷了,且是生命、生計、文化和族群認同的象徵。現代史在在記錄著外來者為擴大農產量,在非洲做了許多毀滅性的企圖,譬如:割開重大的河川和湖泊。非洲聯盟應該發展出一套管理外國人投資農地的規範。非洲國家領袖也應該投資水資源管理系統,以降低水資源浪費。同時,估算水資源的複雜性,諸如:用水不平等、經濟體制等問題。

在非洲,傳統上都是由女人負責供應一家人的飲水和衛生設施。尤其是在東非,有1/4以上的人每一趟路都要花一個半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取得水。花更多時間找水喝,意味著更少有時間照顧小孩、養家活口和就學等。

非洲各國應彼此建立關係及會談,以免水資源變成衝突根源。再來則是要共同研商以創新的方法,資助水資源改革。這麼做約需要26億美元,但對能保護數百萬人免於飢餓、貧窮和疾病來說,這只是一筆小數字,何況它可以讓世上最貧窮的地區變成更能自給自足的樂土。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75萬幼童飲水致死-非洲水荒難解-101500588.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溫居高不下,用水量一天比一天多,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表示,台灣是缺水地區,希望民眾都能當「節水尖兵」,每人每日用水能節省至兩百五十公升以下,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台灣的降雨量在地域、季節的分布極不平均,更容易造成地區性、季節性的乾旱,未來因經濟發展、人口成長及新水源開發成本增加,缺水的問題將會愈來愈嚴重。為防範未然,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呼籲應從個人日常生活做起,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一起當節水尖兵,進而達成省水任務。

根據統計,目前國內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約二七四公升,家庭用水主要用途別比例為馬桶沖廁二十七%、洗衣二十一%、洗澡二十%、烹飪及飲用十五%,清潔及其他用途則為十七%,沖廁、洗衣、洗澡分居家庭用水量前三名,如果家庭全面使用省水器材並改變用水習慣,如改用省水蓮蓬頭、省水龍頭或加裝起泡器、換裝省水馬桶及使用省水標章的洗衣機等等,都可達到省水效果,再搭配查漏、回收等措施,每人每天將有二十公升的節水潛力。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改變用水習慣節流又省錢-161301888.html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