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h(2001)稱從非水溶性化學污染物上分離出之某種微生物,將此等微生物予以純化培養,於其培養液中可萃取得某些種化學物質;此等化學物質可使得液體之表面活性化,具有介面活性劑之功能,稱之為『生物介面活性劑(biosurfactant)』。另依Banat(1995)之定義,生物介面活性劑為微生物所產生之一群異質介面活性化分子,此分子可以降低液體溶液與碳氫化合物混合之表面張力、微膠粒臨界濃度、介面張力。在微膠粒產生過程中,可以使溶液藉由微乳化作用,使碳氫化合物溶於水中,或使水溶於碳氫化合物中。其分子構造包括親水性之原子團(諸如:氨基酸、胜類、陽離子、陰離子、單醣、雙醣或多醣等)與親脂(疏水)性之原子團(諸如:飽和、不飽和或羥基脂肪酸,或疏水性脂胜類等)。Ochsner(1996) 稱生物介面活性劑係整合生物生理學、生化學、分子生物學以及基因學所產製之細胞外萃取物(extracellular compounds)

化學合成介面活性劑對環境微生物常有毒害,致無法生物降解(biodegrable),容易形成環境蓄積,衝擊環境生態。而生物介面活性劑具有與化學合成介面活性劑同等之乳化作用,且低(或無)毒,可以生物降解、消化,不會在環境中殘留,對環境生態友善。另Frank (2001)稱,如以天然衍生之生物介面活性劑替代石化產品化學介面活性劑,可以減少地球溫室效應。Shreve(1995) 稱生物介面活性劑rhamnolipid在溶液內溶解碳氫化物之效能約為化學合成陰離子介面活性劑ABS (alkyl benzene sulfonate)9倍。Vasileva-Tonkova等(2001)以酵母菌測試多種的生物界面活性劑,證實生物界面活性劑對生態環境安全無虞。DesaiBanat1997)稱生物界面活性劑比化學界面活性劑效能更佳、具選擇性、可被微生物分解,對環境友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