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意識抬頭,神明也加入節能減碳行列。從北到南,各大寺廟都開始減少廟內香爐,過去每爐三炷香、如今改插一炷;供奉關聖帝君的台中市靈聖宮最近擲筊請示神明,決定將香爐從八爐減為三爐。常到台中南屯萬和宮拜拜的張阿嬤說,「一爐一香,媽祖慈悲也會感受人類愛護環境的善心」。
靈聖宮董事長劉亞生表示,原本廟裡有八個香爐,信徒絡繹不絕,每天要燒掉十多公斤的香。最近台中市環保局推動拜拜減少插香和燒金紙,建議廟方將香爐由八個減為三個。
信徒不敢造次,慎重其事向主神關聖帝君擲筊請示,結果連續出現三個象徵同意的聖筊。靈聖宮特別舉辦封爐儀式,現在廟裡只保留玉皇大帝、關聖帝君及軍營兵將三個香爐。信徒拜拜後燒的金紙更減量一半以上,集中到環保金爐燒化。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社大海灘廢棄物監測社持續在台南海岸淨灘,今年進入第八年,海廢社統計歷年來的淨灘垃圾,發現塑膠袋年年增加,今年已擠下保麗龍,成為海灘數量最多的垃圾。
昨天下午,社大海廢社前往南區四鯤鯓海灘淨灘,獲得大專院校及年輕學子的熱情響應,近三百人加入淨灘行列,多數都是首次參加,讓默默守護環境的海廢社志工感到很窩心。其中,中華醫事科大護理系二技、四技新生共六班兩百多人,由系主任李碧娥及老師黃煥彰率隊參加,幾位老師也加入與學生一起撿垃圾。
另外,明德及大成國中師生也來參加,還有二、三十名網友透過臉書揪團當一日環境志工,只花了兩、三個小時就撿拾了約一百廿袋垃圾,數量驚人。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發現,全球暖化恐怕會加劇降雨程度!科學家利用電腦模組運算與觀察結果發現,溫度每上升攝氏一度,熱帶地區極端降雨程度就會提高一成,屆時低窪地區或是人口地區都可能面臨洪水危機。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者指出,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進入大氣後,使得溫度提高,結果造成水蒸氣量增加,等到暴雨型態形成後,大氣中提高的濕度就造成更大的降雨量。另外,為了能更瞭解全球暖化影響熱帶地區降雨,研究者分析過去20年赤道附近極端降雨衛星資料,研究者歐格曼表示,觀察結果發現每年雨量都有變化,在過去20年的整體雨量都有增加。
另外,他也發現全球暖化每增加攝氏一度,熱帶地區的極端降雨程度相較其他地區就會加劇一成;因此,熱帶地區降雨對於全球暖化特別敏感。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孩飲食最好不要太鹹。美國最新研究警告,小孩東西吃太鹹,可能造成血壓上升,尤其是過重的小孩,血壓上升幅度更大。
美國疾病管制局研究團隊指出,鈉鹽攝取量與血壓收縮壓息息相關,吃越多鈉鹽,血壓收縮壓往往越高,可能增加兒童、青少年高血壓風險,特別是過重、肥胖的兒童、青少年,更容易因吃太鹹而出現高血壓問題。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兒科」醫學期刊。
研究人員使用二○○三年到二○○八年資料,共有六千兩百多名兒童、青少年參與研究,年齡介於八到十八歲。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透奧斯陸18日電)國際專家表示,航運和石油及天然氣產業在北極地區形成的局部污染,恐進一步加速海冰融化。全球暖化造成的冰融,讓航運和石油及天然氣產業得以在這個地區擴大發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表示,目前迫切需要評估煤煙,也就是「黑碳」等局部污染源對北極區構成的風險。煤煙讓海冰變黑,使得海冰吸收更多太陽熱能、加速融化。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能減碳對抗全球暖化,近年出現「食物里程(Food Mile)」的觀念,減少運輸儘量使用在地食材。清大清華學院執行長王俊秀、荒野保護協會等團體發起的竹蜻蜓綠市集,就是要透過合資種稻,縮短「食物里程」,為飲食節能盡一份力。
食物里程是指從農場到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里程高,代表食物經過漫長的運送過程,產生更多二氧化碳,成為地球暖化的幫兇!
對應之道是,盡量減少購買冷藏空運的蔬果與肉類,多吃「當季」和「當地」生產的食物。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已成為各國不容忽視的議題。NASA公佈從1884年到2011年間,各年的全球氣溫變化。在26秒內,即可看出世界地圖由藍變紅的過程!
這些照片說明全球氣溫從70年代的高峰降下後,又如何在近年再創高峰,而氣溫上升的原因,自然是溫室氣體。
NASA的哥達思空間研究所(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GISS)長期觀測地球氣溫變化,他們製作了這一段影片,以說明全球氣溫變化。GISS總監James Hansen表示,「大家都知道,地球吸收了大量我們排放的能源,因此我們得到的便是高氣溫。雖然反聖嬰現象(La Nina)會帶來氣溫驟降,2011年仍是歷史記錄以來,『氣溫最高的一年』榜首。」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日內瓦14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今天表示,南極上方的臭氧層破洞今年預料會比去年小,證明近25年前簽訂的協議發揮功效,避免1場環境浩劫。不過聯合國警告,這層地球防護罩依舊脆弱。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大氣環境研究高級科學官員布拉森(Gael Braathen)在日內瓦告訴記者:「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避免1場大規模環境浩劫。」
國際社會1987年9月16日簽署「蒙特婁議定書」,以因應日益擴大的臭氧層破洞。臭氧層破洞導致有害的紫外線穿透地球,傷及植被,也升高人類罹患皮膚癌和白內障風險。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天為國際淨灘日,荒野保護協會等民間團體昨天公布2005到2011年台灣國際淨灘行動報告,連續5年9月至10月間,淨灘活動所撿拾到的塑膠瓶堆疊高度達4281公尺,相當於8.4座台北101大樓高度,呼籲國人不要任意丟棄垃圾,污染台灣海洋。

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林金保表示,淨灘發現塑膠製品占所有廢棄物的78.53%,必須從源頭減少塑膠製品使用,才能保護海洋。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13日電)荒野保護協會今天說,離台灣5000公里外的中途島,每年約有20萬隻信天翁幼鳥因食用塑膠而死亡,塑膠垃圾恐是凶手之一。
每年9月15日是國際淨灘日,全球有152個國家與地區在淨灘日這天,共同進行淨灘守護海洋。
荒野保護協會今天指出,據調查顯示,在中途島死亡的信天翁幼鳥,多因為食用塑膠垃圾致死,死亡數量相當於台灣1年新生兒,且從這些幼鳥的屍體中發現,僅需20公克的海洋廢棄物就會致命。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綜合報導】砍伐熱帶林,將會導致雨量減少!英國科學家發現,如果亞馬遜流域的雨林仍照著現今的速率砍伐,至2050年為止,該地區的雨量將減少21%。研究人員表示,森林不但影響雨量,還會間接影響人類農作狀況;砍伐雨林使得許多地方出現大規模旱災,農民已漸漸無法自給自足。
針對植被是否會影響降雨量,科學家已爭論數百年,大部分人都認為,植物藉由蒸發,釋放水氣至空氣裡;但森林究竟能製造多少雨量,目前仍沒有明確的觀測證據。英國利茲大學結合美國太空總署最新的衛星觀測,並預測大氣風場模式,研究地球熱帶雨林對雨量的影響。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部《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顯示,台灣265種原生淡水魚,有將近1/5,因為外來種放流、湖泊與水塘面積減少、河川水泥化等因素,棲地受到破壞而無處可去,生存處境危急。保育主管機關林務局直言,台灣淡水魚處境應優先關注。
由林務局委託,歷經5年、投入40多位學者合力研究所完成的《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是一部關於台灣原生淡水魚危機警示的研究報告。報告中列出52種台灣原生淡水魚類(含10種保育類淡水魚)受危資料,其中以大麟梅氏鯿、菊池氏細鯽、黃鰭石鮒、尾鱗微笑鰕虎等情況最危急。
研究團隊成員、清大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教授曾晴賢指出,台灣原生淡水魚物種分布狹隘,只在少數溪流和河流,而湖泊以及野塘遭到填補,河流水泥化、溝渠化以及外來種威脅都使得原生淡水魚生存不易。不少社區護魚成功案例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綜合報導】垃圾變黃金的傳奇再傳一樁!「美國之音」報導,菲律賓堆積成山的垃圾將變成價值不菲的能源材料。預計用這些垃圾來發電,將可產生兩兆瓦特的電力供家庭和企業使用。亞洲開發銀行表示,如果運作順利,其他國家也許也會引以為效尤。
菲律賓的垃圾處理問題素來惡名昭彰,且已造成嚴重的環保問題。亞洲開發銀行與寶僑考慮聯袂建造「垃圾能源廠」。該銀行已通過38.5萬美元的技術援助計畫,計畫協助垃圾發電廠,可以供應約2兆瓦特的家用和商業用電,預計2016年開始營運。
亞洲開發銀行表示,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每天生成6700噸的固體廢物,但只有720噸被妥善回收,或被製為堆肥,其餘的都被公開焚燒或四處棄置,造成空氣、土壤和水汙染。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關內容
放大顯示
暖化惹禍 每年2萬7千物種消失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綜合報導】過去專家總認為人類開發環境是造成物種減少的原因,但英國科學家最近提出警告說,氣候暖化速度增快也是令物種快速滅跡的主因之一。對此,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表示,物種減少原因複雜,但人為汙染、垃圾和人口爆炸更是主因,民眾須時刻心繫環境保育,才能防止物種繼續消失。
當我們提到「滅絕」一詞,可能只會聯想到遠古時代的恐龍,但殘忍的事實卻是,在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上,許多物種正瀕臨滅絕。科學家常提出警告,人類為了擴張發展領域,已經嚴重壓迫動物的棲息地;光是熱帶雨林地區,每年就有高達2萬7千類物種從地球上消失。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報2012年9月3日台北訊,林子晴報導
台灣天柏嵐(Timberland)對會員志工廣下「英雄帖」,鼓勵會員完成累積40小時的志工服務,就可換到六吋靴一雙;但對許多志工來說,他們雖達成英雄帖目標,但靴子已不是重點,親近大自然後,才知道保護環境是刻不容緩的。8月31日,許多志工參與了陽明山二子坪生態工作假期活動,他們表示,未來仍會把握機會踏出戶外,持續參與生態維護的志願工作。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次有研究指出,喝酒可能致癌!美國研究者發現,酒精在體內分解後會產生一種化學物質,損害DNA,進而導致癌症。研究者指出,人體內有一種自然機制,可將此致癌物質轉化成無毒物,但亞洲人體內比較缺乏這種機制,所以飲酒致癌的風險較高。
領導本研究的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教授寶菠(Silvia Balbo)指出,酒精在人體內分解後會產生乙醛,它類似致癌物甲醛。研究者在實驗後發現,乙醛會造成DNA受損,導致染色體異常,並成為致癌物。
科學家指出,人體具備非常有效的自然機制,可以修復DNA的損害,因此多數人不會因為在社交場合飲酒而引發癌症。寶菠教授指出,多數人體內有一種稱為「酒精去氫酶」的酵素,可以快速地將乙醛轉換為無害物質醋酸鹽。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資源缺乏影響糧食生產 需積極作為來餵飽2050年的90億人口 本報2012年8月19日綜合外電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世界頂尖的水科學家針對全球糧食供應提出嚴重警告:接下來40年,全球人口可能要改變飲食習慣為幾近素食,才能避免災難性的食物短缺。
根據這些科學家們的研究,目前人類的20%蛋白質來源來自動物,但到了2050年這個比例需要調降到5%,好餵飽額外的20億人口。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科學家指出,北冰洋上的冰塊面積在二十六日創下新低紀錄,成為長期氣候暖化的強烈信號,恐將導致兩極以外氣候更為極端,也顯示針對氣候變遷最糟糕情況的預測恐將成真。
根據設在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德分校的「美國國家雪冰資料中心」(NSIDC)與美國航太總署(NASA)數據,北冰洋上的冰塊面積,已縮小到四百零九萬平方公里,打破二○○七年的四百一十七萬平方公里紀錄;由於夏天還有數週才結束,北冰洋海冰面積在未來數週恐繼續縮小。
國家雪冰資料中心還說,北極夏日海冰面積縮減,「是長期氣候暖化的強而有力跡象」。與被冰雪覆蓋、海冰圍繞的南極大陸不同,北極區是一片幾乎被冰覆蓋的海洋,結冰鹽水的面積在冬季時通常會超過一千五百五十四萬平方公里,夏季時略微縮減,但在秋季又恢復。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值富裕國家民眾整天憂慮要減肥之際,卻有數百萬非洲人被迫離開祖厝,尋覓糧食。更糟糕的是,國際氣候變遷研究小組預料,氣候變遷對非洲的衝擊將大過世界其他地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儘管最近在非洲幾個大沙漠發現有水蘊藏,令人興起非洲有救的盼望。但問題卻益加嚴峻。因非洲大部分地區貧窮落後,根本無法即刻獲得乾淨的飲水。
非洲從焦乾的沙漠到熱帶雨林(幾乎占全非洲40%面積)大都是貧困的鄉村,水荒使當地貧窮、飢餓和瘟疫的情況益加惡化。非洲每年約有75萬名五歲以下的幼兒因飲水骯髒而致死。
讓問題更雪上加霜的是,本世紀前廿五年的非洲人口料將明顯增加,使水需求隨之加重,進而導致地下水耗竭、先前經濟體系逐漸毀壞的危機。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溫居高不下,用水量一天比一天多,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表示,台灣是缺水地區,希望民眾都能當「節水尖兵」,每人每日用水能節省至兩百五十公升以下,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台灣的降雨量在地域、季節的分布極不平均,更容易造成地區性、季節性的乾旱,未來因經濟發展、人口成長及新水源開發成本增加,缺水的問題將會愈來愈嚴重。為防範未然,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呼籲應從個人日常生活做起,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一起當節水尖兵,進而達成省水任務。
根據統計,目前國內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約二七四公升,家庭用水主要用途別比例為馬桶沖廁二十七%、洗衣二十一%、洗澡二十%、烹飪及飲用十五%,清潔及其他用途則為十七%,沖廁、洗衣、洗澡分居家庭用水量前三名,如果家庭全面使用省水器材並改變用水習慣,如改用省水蓮蓬頭、省水龍頭或加裝起泡器、換裝省水馬桶及使用省水標章的洗衣機等等,都可達到省水效果,再搭配查漏、回收等措施,每人每天將有二十公升的節水潛力。
海牛媽+海牛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